臺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西側,在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間的碰撞與擠壓作用下,自古以來常發生破壞性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物損失,社會成本更是難以計價(Hsu, 1961, 1971; 徐明同, 1980, 1983; Tsai, 1986;鄭世楠和葉永田, 1989, 2004;鄭世楠等, 1999, 2012)。但是這些以先民鮮血 與淚水所換取的慘痛震災經驗與教訓,並未被適當的傳承下來,實是相當遺憾的事。由歷史災害地震的統計分析顯示:臺灣地區平均約30-40年發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大規模災害地震(鄭世楠等, 2012),故地震災害是台灣未來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自1897年12月19日在台北測候所裝設了台灣第一部地震儀(
格雷-米爾恩型地震儀Gray-Milne Seismograph),開展臺灣地區地震觀測科學化的時代。在此之前的地震資料只能由各種歷史書籍及文獻中找尋有關的文字記載(方豪, 1968;徐泓, 1983),地震學家根據這些文字敘述推估各受災地區的震度,進而推算出可能的震央位置與地震大小,這種資料通稱為儀器觀測前的地震(或稱為歷史記載地震)。
臺灣地區有關歷史性災害地震目錄(1897年儀器設置以前)主要有徐明同(1980, 1983)、Lee et al.(1976)、Tsai(1985)、鄭世楠和葉永田(1989)等,但所涵蓋的時間不一,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亦不盡相同,其中以徐明同(1983)、鄭世楠和葉永田(1989)二個版本為主,也廣為各界使用,目前中央氣象局地震資料庫即以
鄭世楠和葉永田(1989)版本為主。近年來,陸續整理出歷史地震相關的文件與檔案,加上地震學理論蓬勃發展,電腦技術不斷更新,震源參數的推求方法因而有長足的進步,一些大地震的震源參數(震央位置、震源深度、地震規模)顯然不合理的歷史地震被提出來檢討。有鑑於此,在國家科學委員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Central Weather Bureau; CWB)與臺灣地震模型組織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Taiwan Earthquake Model; TEM)資助,整合國內地震研究相關單位成立研究團隊,包括健行科技大學、成功大學、中央氣象局、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等,以整理臺灣地區歷史地震文獻與檔案資料為主要目的,期能建立一完整的歷史地震文獻檔案資料庫,所得結果將作為研究地震活動、板塊構造以及評估地震災害潛能和工程規劃的基本參考資料。整理的資料以1900年以前臺灣地區所收錄的歷史地震檔案與相關資料為主,包括官方資料、地方史檔案、個人記載、石碑與廟誌等。由於資料量相當龐大,僅先將目前整理的結果建立成網頁提供各界使用參考,若有缺失或不正確處,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日後將不定期更新後續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