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構造

古坑構造位於雲林縣古坑鄉內(圖一),大致呈西北走向,全長約9.2公里,為左移構造(圖二、圖三)。構造沿線主要為山麓地形,通過九芎坑斷層及梅山斷層,對比斷層南北兩側的山前緣,北側較南側偏左(西),可能是受構造錯動所致。構造沿線的地層主要為頭嵙山層香山砂岩及頭嵙山層火炎山礫石(圖四)


    前人研究

    由 Chi and Huang (1981)及紀文榮等(1984)在苗栗、台中地區的超微化石研究中,顯示頭嵙山層和卓蘭層的界限位於P. Lacunos Zone 中,表示頭嵙山層的沉積年代為1.70 Ma後。然而目前尚未有滑移速率的相關文獻。


    野外調查

    荷包山前緣為受九芎坑斷層抬升的構造崖,此構造崖也被古坑斷層錯動,使得古坑斷層以北的(荷包)山前緣相較南邊的山前緣靠西。荷包山前緣可自雲200路上,國道3號下附近的香蕉園遠觀(表一1)。本研究至荷包山,由荷包山步道步行至山頂,觀察岩性組成為礫岩、砂岩互層的頭嵙山層(表一2、3)。


表一:野外調查地點與照片,照片位置標示於圖三。

古坑構造 照片 描述 座標位置
1
(1)於雲200縣道(近國道一號)拍攝山麓前緣。 TWD97座標:206703,2617943
2
(2)於荷苞山步道上觀察頭嵙山層火炎山相礫石。 TWD97座標:207708,2617341
3
(3)於荷苞山步道上觀察頭嵙山層火炎山相礫石。 TWD97座標:207797,2617309

    活動速率與再現週期

    利用5-m DEM量測構造南北兩側山前緣的水平差距為960-1010 m,山前緣最年輕的地層為頭嵙山層,沉積年代為400-1700 ka (Chi and Huang, 1981; 紀文榮等, 1984),因此水平滑移速率為0.56 - 2.56公厘/年。由經驗公式計算單一事件滑移量假設為0.39 - 0.51公尺,則活動再現週期為150 - 910年,詳細參數如表二所示。


    表二:古坑構造參數表。

    斷層名稱 斷層種類 長度(km) 傾角(deg) 深度(km) 寬度(km) 面積(km2) Mw Mo
    1025 dyne-cm
    平均滑動量(m) 平均速度(mm/yr) 活動週期(yr)
    古坑構造 Reverse Structure 9.2 80 - 90
    10 - 14 10.00 - 14.22 92.00 - 130.82 5.98 - 6.14 (W&C)
    5.96 - 6.12 (Y&M)
    1.08 - 2.02 0.39 - 0.51 0.56 - 2.56 150 - 910

    A斷層面之寬度由計算所得。

    B斷層面之面積由計算所得。

    C矩震級(moment magnitudes)W&C為參考Wells & Coppersmith (1994)的公式計算所得:(適用於逆斷層)、(適用於走向滑移斷層)、(適用於正斷層),其中A為斷層面之面積(Wells and Coppersmith, 1994)。Y&M為參考Yen & Ma (2011)的公式計算所得:,其中A為斷層面之面積,H=35 km,β=6.9,const.=4。

    D地震矩(seismic moments)由計算所得。

    E單一事件滑移量由計算所得,其中為斷層面積,為單一事件滑移量,

    F再現周期由計算所得。


    Shyu, J. B. H., Sieh, K., Chen, Y. -G., Liu, C.-S. (2005) Neotectonic architecture of Taiw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large earthquakes. J. Geophys. Res., Vol. 110, B08402, doi:10.1029/2004JB003251.

    Wells, D. L., Coppersmith, K. J. (1994) New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itude, rupture length, rupture width, rupture area, and surface displacement. Bull. Seis. Soc. Am., 84, 974-1002.

    Yen, Y. T., and Ma, K. F. (2011) Source-scaling relationship for M 4.6-8.9 earthquakes, specifically for earthquakes in the collision zone of Taiwan. Bull. Seismol. Soc. Am., 101, 464-481.